- 石马寺
- 在山西昔阳县城西南15公里石马村。
是一座石刻造像与庙堂建筑相结合的佛教寺宇。
原称石佛寺,后因寺前雕造石马一对,改今名。
附近群峰环抱,清泉绕流,自然环境优美。
石刻造像雕在一块高17米、东西长16米、南北宽15米的巨石四周和附近30多米高的石崖上,属于摩崖石刻。
据题记和碑文所载,始创于北魏永熙三年(公元534年),隋唐时期继续镌造,宋代在石崖四周随其广狭兴建殿阁,形成寺院,佛殿、楼阁、廊庑、禅堂齐备。
现存石刻造像千尊左右,大者5米,小者5厘米,高1米以上者六十人等,其中魏、齐造像约占百分之七十,余为隋、唐作品,魏、齐造像主要是佛像、力士、菩萨、胁侍及供养人等,肉害磨光,面相削瘦,宽衣博带。
肩胛狭窄。
隋、唐造像主要是弥陀、观音、十六尊者等,佛像面形丰满,肩披袈裟,菩萨头戴高冠,腰束裙带,披帛垂肩,其中观音侧身坐像比例适度,姿态自如,雕上最佳。
窟前本构建筑有大佛殿(元代建)、观音阁(明代建)、子孙殿、东南窟廊、钟鼓楼、伽蓝殿、山亭等,或单檐歇山,或重檐歇山,或三面围廊,或六角攒尖,各因其地形与造像需要而设置。
在小形摩崖造像中依崖建寺宇者,本寺是稀有之例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